零伍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转世小太监 > 第五十章 议和

第五十章 议和(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赵强不置可否点点头,说道:“大元帅谬赞了,赵强不过一个晚生后辈,何当如此评价呀。”

赵强乘坐的马车进入盛京城内,一下引起了轰动,城中百姓都想亲眼看看这个将清军打的落花流水的传奇人物,纷纷拥到街道两旁抻着脖子观看,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文文静静的不象说的那么厉害呀?”

“你知道个俅啊,儒将懂吗,人家那是用脑子打仗的!”

“不是说使一杆大枪,爱光着膀子上阵吗?”

赵强知道了满清的离间计,估计崇祯肯定会起疑心,说不定又会把自己调回京去,他接连几天躲在府里,苦思对策,连军务也懒得打理了。

这一天,洪承畴奉旨返回了锦州,同来的还有礼部侍郎周亭,洪承畴宣布了崇祯对东北各部将领表彰和升赏的旨意和任命赵强为朝廷全权特使,同清廷议和的决定。赵强见崇祯没有调自己回京,心里略微塌实一些,众将都受了封赏,也是皆大欢喜。

洪承畴重掌东北边防军的指挥权,立即重新调整了兵力部署,但由于防御面积过大,兵部又接连从东北调走近十万兵马支援西北前线,东北边境防务已是漏洞百出,形同虚设,好在清廷一再示弱,并无南袭的迹象,这才稳住边关的局势。

至此,皇太极示弱求和,让汉人自相残杀消耗实力的战略图谋已经完全实现了。

崇祯十四年冬,赵强在礼部侍郎周亭的陪同下,起身赴满清的首都盛京(现在的沈阳)准备签署停战协议。经过此前一个多月的商谈,双方对停战和疆界划分等各有关事项已经基本上达成一致,清廷态度诚恳,处处让步,但坚持要求赵强能亲临盛京,同皇太极面唔后再签定此协议,赵强请旨后答应了清廷的请求。

“原来是个白面书生。”

“废话,这是个太监,不白面,还长着大胡子呀!”——

一行人到了赵强下榻的馆驿,多尔衮将一切安顿好了才告辞出来。当天晚上,多尔衮同范文程等一干人又摆宴给赵强接风,席间也甚是殷勤。并约好第二天陪赵强到盛京各处去走走看看,赵强也很想了解一下满清的风土人情,满口答应了。

这一天下午,赵强一行抵达盛京,清廷以最高规格的礼节迎接赵强,他们在盛京城郊三十里处搭设迎宾台,沿途官道一律清水泼街、黄土垫道,道路两侧是一队队全副武装的清军士兵负责警戒,清军的大元帅多尔衮、大学士范文程等一干文武重臣早早出城等候,赵强到后,双方见礼问候,在席棚歇息片刻,多尔衮邀赵强一同乘坐一辆豪华的敞棚马车入城。

马车所过之处,清军士兵一律行半跪的军礼,这已经完全超出了对别国使节迎接的规格。赵强见清廷以如此隆重的礼节欢迎自己这个满清的“死敌”,心中诧异,对身边的多尔衮说道:“大元帅,贵国以如此隆重之礼节欢迎使臣,足见诚意呀。”

多尔衮微笑说道:“赵大人有所不知,如此隆重之礼全为赵大人您一人所设。”

“哦?”赵强疑惑的看着多尔衮。

多尔衮继续说道:“我们满人最敬重英雄勇士,赵大人英明神武,足智多谋,几番打败我们,连我也是大人您的手下败将,所以在我们满人心目中,您就是大英雄,是我们最为敬佩的‘敌人’!我皇曾多次言及,赵大人之才抵得上千军万马,我朝无人能敌,他一直希望能见大人一面,倾诉仰慕之情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