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伍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 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新罗使节

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新罗使节(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王妃去往新罗之地,可有水土不服、身体不适?”

吴王妃杨氏身子骨一向不大好,甚至几度撒手人寰,后来虽然大有改善,但此番千山万水迁徙新罗,一旦水土不服,估计难以救治。  权万纪道:“多谢越国公挂念,说来这百病皆由心起,如今去往新罗虽然宫室简陋、物资匮乏,远不如在中土之时奢华,可殿下在彼处言出法随、根基稳固,

麾下兵卒骁勇善战、海上更有水师遥相呼应,因此王妃心中慰籍、精神稳定,反倒比当初更为健朗。”

房俊表示理解。

也不知当初李二陛下到底是怎么想的,明知不可能将吴王李恪立为储君,为何偏偏要说出那么一句“此子英果类己”之言?  直接将李恪放在火上烤,无论扶保李承乾的太子党、还是觊觎储位的其他人都将李恪视为头等大敌,使其成为众矢之的,几乎人人喊打、人人喊杀,整日里

收了礼,偶尔训斥几句将使节骂的战战兢兢、汗流浃背,便被房俊尽皆赶走,连一顿酒宴就欠奉。

不过却单独将新罗使节留下,设宴款待、促膝长谈。

此次回京觐见皇帝的是当年吴王府的长史、今为新罗太子太师御史中丞的权万纪……  花厅之内,酒过三巡,权万纪捋着花白的胡须,感概道:“当初吴王殿下去往新罗,可谓百废待兴、夙兴夜寐,老夫虽然忝为长史,实则于政务一道并不擅长,面对其国疲敝、民不聊生,当真束手无策。幸好吴王殿下得越国公之提醒,先行改组新罗政权体系,一应架构、官职皆遵照大唐制度,这才一点一点捋顺了政

务,原本吴王殿下是要老夫担任宰相的,可老夫出了一肚子火爆脾气,哪里做得了百官之首?推辞不就,最终担任御史中丞。”

房俊笑道:“吴王知人善任,先生高风亮节,可见新罗一地必将政通人和,足以为大唐之藩篱。”

面对的阴谋诡计数之不尽。

此等政局环境之下,作为吴王李恪的正妃自然惶惶不可终日,身子骨再弱一些,如何受得了这种高压?

这权万纪其实没有多少才能,最出众的能力便是“刚正”,否则也不至于历史上辅佐吴王、吴王被长孙无忌所害,辅佐齐王、齐王干脆造反……

但若是担任一介御史中丞纠察百官,以其刚正不阿、铁面无私之性格,则足以胜任。

权万纪吃了一口酒,又道:“去岁殿下诞下麟儿,取名为‘仁’,乃是向陛下遥相致意,表示必将奉行陛下之意志,使得新罗百姓亦能感受陛下之‘仁厚’。”

虽然如今李恪已经是“新罗王”,但权万纪回到长安故地,却依旧以“吴王”相称……  房俊点点头,所以吴王李恪是个聪明人,给儿子取名为“仁”,与李承乾的年号“仁和”遥相呼应,表达其忠诚、臣服之意,李承乾自然心生欢喜,谁若是想要

中伤二者,殊为不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