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伍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唐 > 第九十八章 礼包师妃暄

第九十八章 礼包师妃暄(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不知情况如何,还请多说些。”张仲坚非常感兴趣的说着。

“稻分旱水,而水田种稻,产量大增。这不是北方能够大量种植地,不过,修水田,也要修筑堤堰,虽王上有旨,以修水田为官员考核,但是在不引起民怨的情况下,也是长期时间。要十数年后,才可大兴,但是就算如此,我方粮食也会大增,以后用兵,就可宽余许多了。”李淳风说着。

杨宣凝听着,笑而不言。话说,原本历史上,李唐是由北统南,因此南方只是自然演变,占城稻直到宋时才入得南方,水田开发也是自然而然的缓慢进行,不过就算如此。唐朝后期,南方粮食已可和北方相当。

现在自己官方引进,官方引导种植,十年可抵百年,只怕三四十年后,就可达到唐朝后期的南方水平,毕竟只要粮食充足,和平无战事。人口二十年翻一倍,是可以达到地。

这是为了以防万一,而不得不南北长期对抗而准备的后着,未必真的用着,但是不能不考虑,对眼前也有大量的好处。

张仲坚也自立起,长河就像一条浩森的玉带,宜延至群峰的尽处。点头说着:“正是如此,正是如此,不过,唐王……”

说到这里,他不由顿了一顿,现在李渊也称唐王了,真是不好称呼。

又说着:“王上布的好局,现在圣上大军,已直逼兴洛仓,李密再难拖延,如果圣上能够大破瓦岗军,入主洛阳,那关中震动,毕竟圣上之都,就在关中,禁军也多出于关中门下,李渊再难得心应手,控制关中。”

宋鲁沉吟片刻,沉声说着:“洛阳王世充,这时再难拒绝圣上,李密与圣上交战,迫在眉睫,就这一个月内见分晓,而这点时间,李渊万难彻底打败薛举,这样的话,瓦岗军一破,迫得李密真的无路可逃,他能够投靠谁呢?”

李淳风微笑的说着:“圣上得洛阳,就关得关中出关地门户来,李密当然知道只有我家才最有得

李靖见杆闲闲而说,却在布局数十年后天下演化。当真是心中佩服》序v文學底牛骸巴跎系厝飞钅痹堵恰!?br/>

“深谋远虑固是不错。但是如果操之过急,反而有祸。圣上开运河,征高丽,都是高瞻远瞩之举,唯操之过急,所以才激起民变,给天下可趁之机,寡人行此事,必注意宽猛相济,不至如此。”杨宣凝摆了摆手,笑的说着:“李卿是天下国士,不知可愿投于寡人为臣,寡人封李卿为正五品将军。”

正五品将军的地位,并不低了,就算是李靖投靠李唐,也未必立刻有这个地位。

李靖略一迟疑,就跪拜在下:“臣拜见王上,愿吾王千岁千岁千千岁。”

相,就算李密不甘心从此屈居人下,但其他人等呢?

李靖和红拂女再次动容。

如果这样的情况发生,那瓦岗军只怕大半投靠杨唐,像徐世绩、沈落雁、程知节之类,尽归于杨唐的话,那杨唐统一南方之势,已经不可动摇了。

李淳风说完,亲自举起茶壸,为众人上茶,微笑的说着:“王上派人至岭南以南占城之处,得稻种,广为所播,此占城稻,高产、早熟、耐旱,自种至收仅五十余日,工部又制翻车来灌溉,又实验得稻麦两熟制,据说亩产可达三石,胜于北地二石,如此一来,南方可大兴。”

在场的人真正动容,要知道,北方之所以长期胜过南方,就因为北方种栗麦,因此才养得大量人口,而南方多雨水,种稻却是最适宜,如果真的能够粮食多于北方,那人口膨胀,赶超北方,不过是时间问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