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伍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汉阙 > 第368章 都是大将军逼的

第368章 都是大将军逼的(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他们批评孝武更改制度任用奸臣:“邪臣各以伎艺,亏乱至治。外障山海,内兴诸利。杨可胜告缗,江充禁服,张大夫革令,杜周治狱,罚赎科适,微细并行,不可胜载。夏兰之属妄捕,王温舒之徒妄杀。残吏萌起,扰乱良民。当此之时,百姓不保其首领,豪富莫必其族姓。”

他们抨击孝武对外征战对内残暴:“当此之时,将卒方赤面而事四夷,师旅相望,郡国并发。黎人困苦,奸伪萌生,盗贼并起。守尉不能禁,城邑不能止。然后遣上大夫衣绣衣以兴击之。当此时,百姓元元莫必其命,故山东豪杰颇有异心。”

那是贤良文学这些公知代表积怨数十年情绪的一场大爆发,孝武晚年被说成“海内虚耗,户口减半”,于汉有大过而少功,平匈奴开疆域直接被抹杀无视了。

对刘彻功过争议充斥整个孝昭十三年,再加上那期间霍光假意顺应“民意”,休养生息,到了最后几年才露出真实倾向,这期间便未能为汉武议庙号。

任弘以为,眼下是重议庙号的大好时机!

……

“替孝武皇帝正名?”刘病已心中一动,让任弘继续说下去。

任弘瞥了一眼旁边侍奉的宫人郎卫,反而让声音更大了:

“汉兴五世,隆在建元,孝武皇帝外攘夷狄,内脩法度,封禅,改正朔,易服色。功不可谓不大,然而竟至今未议庙号!”

大汉虽历六世,但拥有庙号的,却只有两位皇帝。

一来贤良文学被卷入孝昭之死,打包送到西域去了,也不知现在还活着几个,朝中反对声音大减。

二来大将军已经通过五将军北伐,完全暴露了屁股,哪里是拨乱反正执行轮台诏啊,分明还在履行着孝武的政策,延续盐铁之策,一心想要灭亡匈奴,只是行事更缓和。

一是刘邦,谥号高皇帝,庙号太祖。

二是汉文帝,有夺取天下之功的称为祖,有治理天下之德的称为宗,其庙号太宗。

这两位是毫无争议的,孝惠孝昭在位太短没资格,而孝景虽有平七国之事,天下翕然,大安殷富,却连庙号都没混上。

轮到汉武帝时,争议也很大。

究其缘由,孝武之政始终为儒生诟病,盐铁会议上,贤良文学对孝武时代的政治、经济、战争是全方位开炮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