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伍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 第四百七十九章 耶律传庭的故事

第四百七十九章 耶律传庭的故事(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那会儿,好些文臣都对徐阁老委曲求全,一味求稳,畏手畏脚感到痛惜不已。没想到,原来首辅是高瞻远瞩,一口气实锤了,由首富之子一锤定音。整个官场,倒高翰文的风气又热络了起来。

特别是高翰文新出的《天祚二十五年》在其末尾的故事里,有天祚二十四年,耶律传庭二次复起,其并没有直接攻击流寇。反而跟在流寇身后,等着流寇攻破了士绅、勋贵之家再进城重新分配土地,收集军粮,一路进行了三四个城镇,甚至把前些年的欠饷都补齐了,士兵终于得了个饱饭。

农民分得土地,尽然在天祚帝出逃后都还自愿组织民兵对抗流寇、金朝与北宋进攻。

这个故事,虽然没直说,但稍微一联想就太吓人了。

耶律传庭,二次复起后,天祚帝拢共就只给了五万两军饷,这点钱一路漂没,到耶律传庭手里时就只有两万两了。就这还是太监、文官仁义。

而军饷的差额是十万两不止。虽然天祚帝有圣旨,让周围士绅、勋贵配合耶律传庭筹集军费,可是一开始,可没人主动站出来支持。逼得耶律传庭不得不直接纵兵劫掠百姓,造成流寇越剿越多。直到一次鼠疫,耶律传庭实在没办法了,跪求当地藩王与士绅,反而被以勒索勋贵、士绅弹劾了。

天祚帝看着弹劾,受不住人多,下旨申斥了耶律传庭。

这时万念俱灰的耶律传庭突然发现,没被流寇祸害的地方不支持自己为国尽忠,干脆去已经被流寇祸害的地方试试。就这样居然摸索出了一条,跟着流寇,等流寇攻破城池后,重新收缴军饷,分配土地,恢复秩序的法子

可惜了,天不假年,二次复起的耶律传庭,因长时间被囚禁身体状况每况愈差。原本就撑不了多久的他还被天祚帝勒令对已经壮大到称王的流寇进行决战。因为一来是朝廷财政见底了,二来天祚帝当时也就只能使唤得动耶律传庭了,自然要盯得紧点,加紧使唤。

就这样这只刚吃饱肚子两个月的五千新兵不得不与流寇的二十万主力决战。一战而溃。拼光一千亲兵后,战场全面崩溃。耶律传庭还想阻止逃兵,才杀了三个人就被后面的逃兵推倒,被乱军踩死,尸骨无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