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伍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靖明 > 靖明 第269节

靖明 第269节(第3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大学士都是参策,勋戚却不是。

临清知州说完这句话之后看了一眼张孚敬,而后就说道:“下官已经将文庙一带都清扫整葺出来了,参策先去巡查一遍,看看还需添置些什么?”

“要的。”

崔元严肃地点头后,与张孚敬一起走在前头之后才小声问:“文庙?”

大明几乎每个府城、县城里都有文庙,因为各地都有府学、县学。

山东获“恩”可以来陛见的,也只有四品以上。

知府以下的官,恐怕只有临清州的官员们有这个幸运了。

“一别数月,督台可好?”

崔元和张孚敬也只打了几天交道而已,但此刻仍旧热络地彼此寒暄着。

一个是勋戚之中孙交之外的头号人物,而且还是与军队有关的。

各地兴建文庙,比较大规模的应该是从唐朝开始,到了宋朝成为定制,而在大明朝开始后则几近成形。

文庙也绝不仅仅只是为了祭祀孔子和先贤,而一般是庙学合一。文庙的官方身份均实际上都是官学的一部分,一般而言,文庙的建筑规制在当地都是较高甚至最高的。

而地方文庙都是由地方官组织兴建的,各地文庙呈现的均是各自地域的建筑风格。学风鼎盛之地,文庙和官学都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临清是什么地方?

张孚敬浅笑道:“临清文庙,可比城中任何一处地方都要雅致庄肃,也最为舒适。陛下为大成文宣先师隔代衣钵、新学宗师,行驾设于文庙岂非最好?此乃临清文庙之幸。黄公公,你说是吧?”

一个是新朝臣子当中风头最劲的人物之一,与严嵩齐名。

大家都是最铁的帝党,成色比杨廷和还高,毕竟能担任如今的职位全靠皇帝提拔信重。

于是很快就切入正题:“护卫军大营驻扎于城北,先让襄城伯暂时接管临清城防。御驾在北水门之外泊岸,就从镇定门入城吧。”

“但听参策安排,下官都已做好准备了。”

虽然崔元还有京山候的爵位,但参策这个称呼已经成为大明仅次于“阁老”的尊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