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伍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川虎 > 第三百六十七章 首战费县

第三百六十七章 首战费县(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如果光在轻武器上取得了突破,冷云峰依然没有进攻费县的底气,费县的坚城,可不是子弹能打得透的,冷云峰的手中,掌握着真正的底牌。

而日本人自明治维新以来,有限的资源大多数都用在了海军上,对于陆军则是能省就省,于是,日军并没有开发突击步枪和冲锋枪,使用的都是单发的三八式步枪,日军认为这样更加节省子弹。

直到在日俄大战时,在俄国人的重机枪下,日军死伤惨重,当时平均每天都要被俄国人的重机枪打死几千人,日军的指挥官还认为这个数字缩小了,于是在几千后面又加了个零,可见日军伤亡惨重。

从那以后,日军也开始注视发展起重机枪,可是,日军认为,马克沁重机枪虽然威力大,但是太过浪费子弹,于是他们就造出了九二式重机枪,九二式重机枪除了可靠性好一些之外,无论从火力还是从射速上根本无法与马克沁机枪相媲美,不过日军军方认为九二式节省子弹,所以大规模的推广普及。

而在中国,当时中国与德国正好处于蜜月期,于是,德国人送给了关于马克沁机枪的全部工艺与图纸,于是,中国终于可以熟练的掌握了马克沁机枪的工艺,大量的生产仿制的二十四年式机枪。

每一次战斗,二十四年式重机枪都受到很大的损失,成为日军打击的重点,比如在淞沪会战时,从德国进口的四十架马克沁,几乎全部被日军的掷弹筒所摧毁,但是,由于掌握了马克沁重机枪生产的全套工艺,所以,中国仿制马克沁机枪的速度很快。

据统计,此时的中国,每个月战损的二十四年式机枪大约是119挺,而同时期,中国可以生产出193挺重机枪,完全可以弥补战斗的损耗。

不过,二十四年式重机枪是在国统区内生产的,所以,虽然大量装备了国民革命军,但是八路军却极少拥有,国民革命军又怎么可能把武器送给与自己意识形态不一样的八路军呢?

还好,这次国民革命军进攻白皮崮,冷云峰趁机夺了三挺马克沁,冷云峰是如获至宝,他相信,有了这三挺马克沁,可以极大的增加自己部队的战斗力。

除了马克沁,白皮崮的军械修理所还生产了上百支仿德制MP35冲锋枪,这种冲锋枪使用手枪子弹,射速很快,虽说精度差了点儿,但在近距离内,完全可以当成机枪使用,有了这些冲锋枪,冷云峰部的火力有了很大的提升。

当然,现在冲锋枪的生产能力还是很有限的,所以,冷云峰将这些冲锋枪优先装备给了特战大队,而特战大队拥有了这些冲锋枪,实力大增,成为了冷云峰手下的头号王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