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伍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宋处心积虑十六年,方知是水浒 > 第579章 信报,谋事

第579章 信报,谋事(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但是,这并不能说赵柽当年白龙鱼服,渡海北上,刺杀完颜阿骨打没起什么作用。

这就是女真已经摸透大宋底细,所以才敢这么肆无忌惮的明取豪夺。

西军内部的派系林立,大小将门恩怨不和,争功夺利,相互拖后腿之事,也导致无法万众一心,难有齐心合力,在最短时间攻下燕京城。

至于正常历史发展,从此以后历代的皇帝都不去搞什么封禅,都认为真宗皇帝拉低了封禅的标准,不愿与他同列,认为丢人。

但这历代皇帝都是他朝,不包括大宋,大宋的皇帝们还是想寻什么办法抹掉这笑话般的事情,不想叫这事情影响祖宗的名声大宋的威望。

且金兵撤退时把燕京城内的财物全部扫荡一空,甚至匠人、女子等等也掳掠了许多,大宋最后只落下座空城,虽然得了燕京,可除了各种难以估算的巨大损失外,几乎没有任何形式的收获补贴。

前面五位封禅的皇帝分别是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汉光武帝刘秀、唐高宗李治、唐玄宗李隆基,这几位的文治武功,随便拿出来比较,都能甩得真宗皇帝没影,但真宗皇帝不听劝一意孤行,结果这次的泰山封禅,就成了一场彻头彻尾的笑话、闹剧。

正常的历史发展,乃是用三十万匹绢、二十万两银和燕京代税钱一百万贯才赎回了燕京和另外六州,而且交易之时,金兵又再次索要了二十万石粮食。

这不但是想要彰显自家文治武功了,还想要遮掩当年真宗皇帝的封禅闹剧,毕竟依今日表面上的功绩来看,他方方面面都要远超过真宗皇帝,正好将之前那场闹剧般封禅带来的不好影响淡化消散,不至于为后世诟病。

这也让女真看清楚了宋军的底细,然后宋军求助,狮子大开口,开出天价,并且还私下对自家队伍放出厥词,言是就算把打下的燕京给了大宋,一但想要的时候,随时都能取回。

只不过,大宋往后的皇帝更没甚功绩,许多地方还不如真宗,别说什么仁宗仁厚,神宗英明,想要祭天封禅可不是仁厚英明就够,那是需要武功的,文治武功缺一不可,甚至武功还更重一些,秦皇汉武唐宗,不都是武功大于文治?

真宗皇帝至少御驾亲征过,后面的皇帝哪有这般经历?就算与西夏开战,也是都没得太大便宜。

甚至还要大一统皇朝,没有大一统何谈祭天?

正常的发展,别说燕京,就是另外十五州也根本没有全都取下,只拿了几州的地方,接着就连遭白沟惨败和燕京惨败两场损兵折将的战事。

除此之外,还得按照之前给辽国的岁币数量,一点不少的每年换给女真,代价不可谓不巨大。

所以,大宋付出的远没有那么多,既没有换给女真原本予辽的岁币,这个在海上之盟里无明确约定,也没有临时加价的二十万石粮食,只是一次性付给金国五十万两白银了事,算是两不相欠。

当年真宗皇帝被寇准架着征辽之后四年,不知为何忽然异想天开,竟不知天高地厚想要去泰山封禅。

不过这些其实并非最重要,最重要的则是,杀了完颜阿骨打,拖后海上之盟签订岁日,给赵柽自己争取了时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