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伍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阀阅汉末 > 第344章 教弟

第344章 教弟(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见了高珙又突然见如此行径,高心中顿时有种被上当受骗的感觉。感情是高珙是在他面前做戏呢。不过,高也没有去追究。按照他的想法,兄弟之间也没有必要那么守礼。无声的笑了声,道:“刚才听到你用到了弟恭二字,想来六郎你已经开始接触书籍了。那你可知道,弟恭二字出自于哪里?”

“这。。。。。这。。。。。。”高珙顿时饶头,脸上也因为一时想不出,而被弄的面红耳赤。“五兄,你也知道弟以前与四兄一样,很是反感读书。现在我读书习字,总共加起来也不过是个半月。所以,记不起来了。”

“出自于。是为前汉司马迁司马公所著。他在中写道: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内平外成。”

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有称“太史公书”,或者“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而最早称司马迁这部史著为的,是东汉桓帝时写的,此前“史记”是古代史书的通称。

高见高珙已经开始读书,当然是不会放过这教导高珙的机会。又进一步解析道:“先贤孔子,以知、仁、勇为三达德,后又提出礼、孝、悌、忠、恕、恭、宽、信、敏、惠、温、良、俭、让、诚、敬、慈、刚、毅、直、克己、中庸等一系列德行。”

阀阅汉末

笔趣阁 【 】,无弹窗,更新快,免费阅读

?晋阳亭军寨里。

高跪坐在楚重设置的主帐中,怔怔的看着眼前身躯挺的笔直,双目绽放着坚定与自信光芒的少年。高顿时恍如隔世。在几个月前,高珙还是一个厌倦读书,只懂的练武的莽撞少年。如今,看其言行举止,显然是要比以前好上许多。

战场果然是一个试炼场。不仅能优胜劣汰,也最能锻炼一个人的能力与意志。

“而孟子又以仁、义、礼、智为母德,将它扩展为“五伦十教”,即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有信。这就是弟恭的由来。”

“哦”高珙是懂非懂的点头,又很快摇头。对高一下说出这么多德行来,他一时无法消化。

“以后在闲暇之余,除了练你的武艺,像、、之类的书籍多读点。”高知道年少的高珙还不太懂。可是,也正是趁着高珙还年轻,好教导的时候,就尽量让他多学一些。为了这,他还特意交代楚重,让他敦促高珙习字。

“那兵法呢?”高珙对高口中的那些书籍不太感兴趣。只是怕高因为他拒绝而生气。反而对兵法书籍情有独钟。为了学习兵法,他可以忍受枯燥无味的习字过程。

高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变得平和一些,道:“好了,六郎,现在大帐中,也就你我兄弟二人,没有必要把身躯秉的那么直。随意点,你以前不都是很随性的吗,怎么突然间就如此拘谨了?”

“以前那是弟不懂事,所以才随心所欲。现在听了修能兄讲的先贤事迹,也从书上看到,必须要做到弟恭。”高珙猛的从席垫上站了起来,恭敬的向高行了一礼。

“行了,行了。”高看到高珙突然如此多的礼节,有点不太习惯。在汉武帝用董仲舒,罢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大汉的礼仪制度就被大家越来越注重。不管是在公众场合,还是家庭中,都有这些礼节存在。即便是高,这个受后世影响,不太重视礼节的人。为了不让人诟病,在公众场合时,尽量的做到有礼有节。

“为兄很是不适应。你六郎懂礼知节是好事,可那也要看人啊。你我兄弟之间,弄得如此多礼,总是感觉很怪异似的。好像有什么隔阂阻挡在你我之间。”

“呼。”高珙见高如此说了一大通,立即呼出了一口气。绷紧的身躯,顿时松懈了下来。跪坐的双腿,也立即改成盘坐。对于这些礼节,他也不太懂。突然之间对高如此慎重行礼,他也有点不太习惯。如果不是想要高看到他这段时间的变化,他也不会多此一举。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