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伍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仙侠 >民国战神 > 第133章 接任最高统帅部司令

第133章 接任最高统帅部司令(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一个国家,只要具备了一定生产力,只要全部劳动力都在努力生产建设,那么这个国家只要不缺乏资源,民生很容易就搞起来了。毕竟耐用品方面,可以用个十几年都不用换,但制造一件耐用品,根本不需要那么长的时间,一名工人的劳动量来计算,几个月可能就能把一辆汽车生产出来。

经济这东西,也就是那么回事。只要明白了本质,就很好调控。但很多国家的民生发展不起来,无非就是几个因素,一个是资源不够,一个是别人先发展起来了,又无力形成保护政策。或是统治者怕老百姓过得太好不做事了,在财富分配上始终让老百姓的物质得不到满足。

西北经济却没有那么多的问题,首先西北要资源有资源,这个时代的工业规模没那么大,根本不愁资源问题。再则,西北工业技术不比欧美差,列强又压榨不了西北的财富。再则工业技术比较先进,没必要压制老百姓的物质量,可以尽情满足民众的物质需求,到时候老百姓不怎么勤快了,还可以走技术优势和军事掠夺路线。

唐绍仪唯一发现的问题,就是西北的淡水太贵了,西北政fu严格控制淡水的使用,这让唐绍仪明白西北为什么要向华东地区扩张了。在淡水资源的制约下,西北在保障农业用水的情况下,工业规模是受水资源制约的,不过西北政fu还未大规模抽用黄河水资源,西北政fu如果抽取黄河淡水的话,是可以暂时解决水资源的问题的。不过西北政fu考虑到下游省份的用水问题,抽取黄河淡水比较克制。

唐绍仪却是对抗倒伏高产小麦念念不忘,心想如果北京政fu能把这个麦种推广开来,北方各省百姓都不用怕吃不到肚子了。于是唐绍仪立即拿出纸笔,写了封报告,直接交给边上的副手,让他发回北京,向大总统报告。

写完报告,唐绍仪依旧兴致勃勃的看着窗外,只见沿途到处都是工地,还看到了一些施工机械在作业。同时还看到了很多高楼已经盖了起来,或是在建。从那名普通警员口中得知,西北的楼房是这几年刚开始盖的。那些施工机械效率极高,一台施工机械干一天,比几百名工人干的还要多。

唐绍仪是留美幼童出身,在美国生活了不少的年头,在美国也没有见过生产力如此疯狂的玩意。

但火车驶入榆中县时,只见铁路两旁工厂林立,高耸的烟囱不断的冒着黑烟,工业区内的机器运转声火车上依旧清晰可闻。唐绍仪不由再次被震撼到了,如此密集的工业,在美国都极为少见,不由惊叹西北工业的强大。

实际上西北工业规模并没有欧美列强那么大,但是西北工业的核心技术却是比欧美更高端。

到了兰州,唐绍仪下车后被安排到了酒店住下,不过唐绍仪刚到酒店放好行礼,马上便带着人到街上考察去了。

在大街上,眼前所见都显示出了兰州的繁华。街道上干净整洁,两旁都是钢筋混凝土建筑。街道上一个乞丐都看不到,行人中不少衣着光鲜,脸上看上去比较饱满,不似各省百姓那样被饿得面黄肌瘦。

不过唐绍仪很快发现,兰州的物价比各省要贵不少。但是,那些百姓看起来毫不在意,有些人买东西时甚至有些大手大脚。好一会儿,唐绍仪才知道,西北百姓的收入高,就算是一名妇女,一个月的工资达到了30元的水平,而其他省份,普遍只有3元,甚至还不到。

物价虽然高,但是西北百姓承担得起。而在耐用品方面,西北地区的价格甚至比其他省份还要低上一些。一名工人一年的工资,就能买得起一辆汽车。

在这样的工资水平下,西北经济被疯狂拉动。此时的西北,市场经济无比繁荣,工厂只要生产出商品就不愁卖,因为市场根本就是空白,老百姓又有了钱,就产生了大量的消费。大量的消费,又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民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而那些手上有钱的人看到经济形势这么好,也将钱拿出来投资,又造就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而原始动力,则是西北集团的大规模投资,使西北经济走入一个良性循环的高速发展阶段。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