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伍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民国二三事 > 第一章 归国

第一章 归国(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上海的文化是开放的,是大兼容的,就跟只大熔炉似的,什么都可往里头丢,什么都可溶作一气,烧出来是五彩斑斓的糠,那糠里循迹不到上海原本的面目。

上海有钱人的生活是惬意的,是逍遥的,走起路来都是下不着地儿,上不顶天,悬浮似的醉生梦死在海市蜃楼里。就是天堂,也大抵不如了,因此,上海人又都是惜命如金的,女人的胭脂水粉,男人的金票银票,都只是为了将自个的命装点得厚重一些,再重一些,便可一直牢牢得沉底在这人间里,吹不走,也飞不掉。

到了范府在上海的家,是位于法租界的一幢小别墅。这栋别墅是范杰二房濂大伯早年在上海置的产业,后来濂大伯北上以后,就将这栋房子交由族里处置,族里来人一般都会住在这里,毕竟范家的一些世交如曾家,俞家在上海都有很多人,交际往来都少不了的。

别墅内外都是欧式风格,一径是灰白色的,别墅内的一切,从墙壁到植物,乃至里头保姆丫鬟的笑容,都是格外吃光的。即使到了这般的严冬,外头其他的景致都萧条颓败之时,位于法租界的这幢别墅仍旧是四季如春般得明朗。

程叔领他进屋,道:“这儿就是自己的家,保姆佣人什么的,随便使唤……这儿在法租界,国军也不敢乱动,顶安全的。”

1929年,春,黄浦江上海港码头。上海。东方的明珠,冒险家的乐园。

范杰穿着一身笔挺的黑色洋西装,提着自己的衣箱走下船,他刚从德国回来。1927年底,他离开中国去德国柏林陆军大学学习,学期一年,在3月份归国。

码头上接亲的或伸头眺望,或高举写着名字的纸牌,焦急的看着正在下船的乘客。人群中一个30多岁的模样的中年男子,手举着范杰的名字在焦急的等待着。

范杰急走两步,走到那人跟前,深深看了两眼,便抱了上去。

“程叔,我回来了。”

“程叔,最近就你一个人在么?”范杰问。

“是啊,一个人在。自从去年七爷和任先生回湖南后,就我一个人。平日里怪无聊的,这下好了,你来了,就热闹了。”

程叔哽咽的说:“回来就好。”

程叔放开范杰,上下仔细打量了几下,道:“少爷真的长大了,走,程叔带你回去。”

程叔是范杰的旁系族叔,是湖南范家三房的管家,因范氏纺织与上海裕兴洋行有合作关系,规模较大,所以代表范家常住上海。

上海在1929的时候就是全中国顶时髦的城市了,被唤作是“东方的巴黎”。如果说,北平是茶馆花茶里泡开的茉莉,是忠贞的传统女性,偶遇了一股热浪,也只是不作声张的,骚出一角仓惶的鬓发,探过了墙,却是一道隐秘的大胆风情。那么上海则是“月份牌”上不朽的玫瑰,是放荡的摩登女郎,岁月于他们似画中不老的光景,永不吝啬似的,大把大把地挥霍,大把大把地造作。她们的时髦被张贴着,被涂画着,被装裱着,被消费着,却从不曾自个鲜鲜艳艳地落地生根一回。连难能有的纯洁的归真也是造作的风骚。

车子穿行在南京路上。南京路也被叫做“十里洋场”,因着都是叫洋人修建的,因此街上的建筑也都是浓浓的洋味儿。南京路上的百货公司很多,名店名商号多,有英商开设的福利、惠罗、泰兴、汇司公司,也有老德记药房、协大祥、老介福、老凤祥这样的老字号国货公司。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