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伍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民国二三事 > 第两三二章 鏖战淞沪——力行 二

第两三二章 鏖战淞沪——力行 二(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法西斯主义的关键,当然是领袖。为此,刘健群反复强调,“假如领袖好,那么他领导的革命事业将迅速发展;假如领袖不好,那么他领导的革命事业将不可避免要走错路”。他认为,中国还没有产生那样的领袖,类似印度的甘地、意大利的墨索里尼,以非凡的精神力量团结全党、号召全民,但他坚信,“中国专制统治的漫长传统和缺乏内聚力的现状,必然会催生这样的领袖……超人会出现,并领导起革命运动”……

在这样一个领袖的号召下,蓝衣社成员将过着苦行僧一般的生活。在“收入等同于普通民众”之外,举凡娶姨太太、吸食**、出门坐头等舱乃至跳舞,都在取缔之列;至于贪污和腐化,更不必说了,“将受到最严厉的惩罚”。刘健群认为,只有这样,蓝衣社才能成为“辖区内……民众的无形核心”。

《法西斯蒂真相》的作者,是意大利统一社会党领袖、着名的自由主义者马泰奥蒂。1923年,依据对墨索里尼“黑衫党”、暴力小组的深入调查,马泰奥蒂写出了这本风行欧洲、轰动一时的着作。次年,他遭遇了黑衫党成员的暗杀,年仅39岁。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这本旨在概述黑衫党暴行、揭示法西斯意大利恐怖前景的着作,却使刘健群成为中国最早也最狂热的法西斯主义者之一了。1969年,刘健群心情不无复杂地谈到,“法西斯主义现在看来是很落后的了,但在当时,它似乎是一种复兴国家的非常进步的手段”……

所谓“进步”,与布衣团构想的自身不足、缺陷有关。如果说,布衣团以及“限制成员个人财产”的特色,旨在为执政党开一剂药方,那么,它却没有谈及社会、民间。而在满洲沦陷、亡党亡国近在咫尺的背景中,所有从容的设想、渐进的反腐,都是不合时宜乃至近乎可笑的。与蒋介石一样,此时的刘健群,也急切地要找到一条道路,“一种能唤醒国家新生的形式”,以动员社会、唤醒民间。

最能够动员社会、唤醒民间的,莫过于法西斯主义。不是吗?以法西斯意大利为例,千百万人团结了起来,并在大萧条的背景下,实现了经济腾飞、国家复兴;不是吗?以尚未执政的纳粹德国为例,希特勒的演讲、纳粹党的政纲,也使千百万人如痴如醉。刘健群认为,在这样的关头,只有法西斯主义才能救中国。

这一年秋天,在满洲沦陷、社会动荡的惨淡背景中,刘健群开始起草一份《贡献一点整理党的意见书》。后来的历史表明,就是这份长达87页,行文流畅、语真意切却急功近利、思想平庸的文件,伏笔了力行社后来的纷纭毁誉。

“我们的党已经完全堕落了。现在,它仅仅是军阀、官僚和政客争权夺利的一个竞技场……”在《贡献一点整理党的意见》的开篇,刘健群这么写道:“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仅仅是党的各级书记长和党员的相互冷漠、相互利用。至于党员和各级书记长的关系,更是令人齿寒,这些所谓同志彼此间的热爱还比不上同乡或同学……”

紧接着,与宣介溪、布衣团成员的对话,也大段大段出现了,“被群众所痛恨”、“源于党的失败”、“看不到党的工作”。在列举了政府与民间、官僚与基层的严重隔绝后,刘健群笔锋一转,以“中国国民党蓝衣社”为标题,开始了它的第二部分。

刘健群认为,由于历史、“正统性”的原因,骤行兴替、完全撇开现有的党组织是不现实的,它会引发“激烈的争吵”乃至党的再次分裂;他说,“我们赞成保留党的原有的结构,但是此外在党内应组织一个献身于民族和普遍民众的队伍,它将给党注入活力并培育出党的精神”……

这个队伍,就是“中国国民党蓝衣社”。它将以青年为主,完全实行布衣团的“限制个人财产”,并注重吸收海外的华侨青年;它将重新唤起民众对国民党的希望,而随着时间流逝、人世演替,它将成为国民党的主体;它将占据“中央执委会三分之二以上的席位”,那时,国民党也就焕然一新、浴火重生了……

又何止于此?在接下去的篇幅,刘健群语言晦涩然而意图明确地谈到,复兴的意大利有黑衫党,德国有褐裳队,因此,这个团体才定名为“蓝衣社”;他躲躲闪闪地指出,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有主义而无策略,有纲领而无方法……应以黑衫党、褐裳队为借鉴”。换而言之,他所要剥离的,不仅是国民党的组织之壳,还有它的立党之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