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伍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民国之文豪崛起 > 962【音乐无国界】

962【音乐无国界】(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胡适说:“听歌词的内容,应该是共党那边的人创作的。”

张彭春道:“管他哪个党这首《黄河大合唱》唱出了中国的抗战气势,唱出了中国人的抗战决心。”说着,他低声朝旁边的周赫煊喊道,“周先生,这首歌的词曲作者是谁?”

周赫煊说:“冼星海先生作曲,光未然先生作词。”

张彭春期待地说:“等回国以后,我一定要亲自拜访他们。”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全是爱国抗战歌曲,一组《黄河大合唱》把周赫煊听得热血沸腾。

不得不说,刘良模真是个人才,他把《黄河大合唱》的朗诵词全都翻译成了英文,然后用原版的中文歌词进行演唱,还把三弦等民族乐器搬过来。

那气势激荡磅礴,在《保卫黄河》的多声部合唱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美国观众虽然听不懂歌词,但朗诵词却听得懂,大致能猜到在唱些什么,一个个在座位上听得目瞪口呆。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河西山岗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了。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黑人爵士之王路易斯惊得差点蹦起来,连连说道:“这首歌……这首歌……简直难以想象,太精彩了,太宏伟了”

保罗·罗伯逊笑道:“我第一次听的时候,也是你这样的反应。”

路易斯遗憾道:“可惜,乐队跟合唱团配合有些瑕疵,合唱团的专业水平也有些问题。”

保罗·罗伯逊说:“合唱团并不是专业的,而且他们的排练时间也不长。”

在两个黑哥们儿议论的时候,胡适和张彭春也吃惊万分。

“两年没回去,中国什么时候创作出这么振奋人心的音乐作品了?”张彭春惊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