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伍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清穿之嫡长孙他太难了 > 清穿之嫡长孙他太难了 第90节

清穿之嫡长孙他太难了 第90节(第2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俩人截然不同的结局是性格导致的,宫里们皇子聚在一起上课读书学习,而公主们却从未有专人教导她们怎么做,她们长大后的战场在蒙古大草原上,而非在京城,在富贵的江南水乡里,像端静那般学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有何用?蒙古汉子们怕是连汉话都不会说呢!”

“她们姐妹们要学的东西多了,要学蒙语,要学蒙古的气候、习俗,要学大清对蒙古实施的诸多政策,要学管家、御下的本事!除了这些文课以外,她们还要练习骑射有个健康、结实的身子骨,来应对塞外的风沙!更好的在那边与京城环境不同的地方生活!”

“这些东西才是她们应该学,对她们在塞外有帮助的,初次之外,蒙古额驸们也有要学的东西。”

“蒙古额驸们?”

康熙有些纳闷,前面他皇玛嬷说的话他听得都很赞同,以往他没有想到这些点儿上,看了端静的遭遇,他也深深后悔觉得自己没把女儿们给养成能保护她们自己在蒙古不受伤害的彪悍“母老虎”,可牵涉到额驸们他倒是有些不太理解了。

康熙感受到大孙子突如其来的气愤,不由困惑的低头瞧向了弘晞。

弘晞眼角余光注意到他汗玛法投来的视线,又继续集中精力,用“努怼怼”的马甲继续道:

“朕从与老朱的谈话中受到了启发,古往今来,向来藩属国会往宗主国里送和亲的公主,这是因为宗主国的实力强于藩属国,大清与蒙古两族联姻,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大清的实力不行,没有强到能碾轧蒙古的地步!”

“倘若大清的实力强到让蒙古难以望其项背,无需大清去拉拢他们就能让他们对大清巴结,那么就只有蒙古巴巴的把草原女儿往京城里送了,哭着求着让大清把公主、宗室下嫁给他们,即使公主、宗室女前去和亲了,他们这些人也只有捧着、讨好公主与宗室格格们的份儿,不敢对爱新觉罗家的女儿们有一丁点儿不好,更不会出现像历史上端静被噶尔臧那混蛋那家暴致死的惨剧了,和亲的公主、宗室格格们日子过得顺遂了,身心舒畅了,自然也不会郁郁而终,英年早逝了。”

“太祖皇帝”一字一句都敲打在康熙等人的心尖尖上,令众人深省。

“你孙子乾隆倒是有个巧思,他非常疼爱自己的女儿们,十个女儿养活了五个,其中三个女儿嫁到了京城,另外两个女儿践行满蒙联姻的国策,和亲蒙古,但当这俩蒙古额驸被确定可以当皇家的女婿后,都是千里迢迢从大草原上被人送来京城中抚养的,由乾隆亲自教导⑤。”

“为此你这臭诗篓子的孙子,还作个应景的诗:世笃姻盟拟晋秦,宫中收养喜成人⑥。”

听到“孝庄文皇后”这话,康熙与诸位皇阿哥们全都齐刷刷的将目光移到了老四身上,眸中晃动着奇异的亮光:

厉害了呀,老四!你儿子乾隆为自己女儿们亲自培养童养夫啊!

“孝庄文皇后”又紧跟着遗憾叹息道:

“玄烨,你翁库玛法讲的这是根源问题,如今受限于大清国情,国力不可能一日就提高,满蒙联姻这项国策也不可能一日就被废除不用,咱们今日聚在一起也讲些更实际能直接上手操作,使得满蒙联姻,变得更有效,肩上挑着担子、身上立着功劳的远离京城与家人,前去蒙古和亲的公主、宗室格格们日子过得更舒心些的整改办法。”

“嗯,玄烨在听,皇玛嬷请说。”

“首先,第一点,对和亲、宗室女们的性格培养与教导上,为何端静会养成这般胆怯内向的性格,以及为何阿图能肆意在大草原上生活的好好的,难道只是因为端静是你的女儿?阿图是太宗皇帝的女儿吗?”

“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