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伍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阀阅汉末 > 第六章 突闻名声

第六章 突闻名声(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高珣很是错愕与纳闷的看向杜衡道:“杜君是如何知晓这事的?”

杜衡间高珣承认了,于是大笑道:“哈哈,果真是你。如今小郎君你的大名,在今日就传遍了整个海盐县城,不,我们这偏离了官道,应该是最慢的。

想必‘涝祸凶猛兮吾离乡,颠沛苟活兮留文庄,安得云轩兮始得粮。‘这三句诗歌,现在应该是传遍了整个吴郡才对”

高珣嘴微微的张了张,心中很是欢喜。他预料到会出名,但是没有想过这么快,这才两天的时间,他的名声就传到海盐这个偏僻一点的县城了。

更没有想到,还有百姓为他谱诗歌,这可是很大的荣誉啊。看来他这一番努力没有白费。高珣让自己镇静下来,口中谦虚道“些许微博之力,即让百姓如此抬爱小子实在是汗颜啊”

阀阅汉末

笔趣阁 【 】,无弹窗,更新快,免费阅读

“十三钱一升?比市集上最差的盐,在价格上还要便宜一到两钱。“杜衡很是惊讶的看了看高珣,不过很快又释然了,高珣在海盐县一点根基也没有,如果要把食盐卖出,只能在价格上做文章。

“此盐色泽润透,价格低廉,可是百姓对食盐的要求不高,能润菜就行。他们买盐的价格只比君每升多了一到两钱,按成年男子每月三升半,妇人两升半,幼儿一升半来算,一个五口之家每月也不过是节省钱财不足二十钱,这似乎对百姓来说……”。

这似乎对百姓来说意义不大,算不上为民做事,高珣心中接过杜衡的话,微微一笑道:“我会把这次卖盐得来的钱用在城外的流民身上,把他们安置好”

杜衡摇了摇头道:“救活两百多流民,怎能是微薄之力?如果不是小郎君救治那些老弱妇孺,现在恐怕是凶多吉少了。当然,在你即将要进行的安置流民来说,这确实是少了点”

“所以还请杜君给我开租赁凭证,如何?”

“当然,这等好事,我怎么能拒绝,也不赶拒绝啊。哈哈。好了,现在你先选一个店铺吧。“杜衡欢快的看了高珣几眼,又快速的在案几上拿出三片绵帛。

指着道:”今市集中,还有三间临街之铺,一间正房有十步宽长,在正房后面还有间小后院,租金最贵。需三万钱一月。另一间正房是十二步。。“

杜衡还想要向高珣介绍其他,高珣马上打断道:“就这间十步宽长的吧。”高珣知道,汉承秦制,六尺为一步,临街店铺十步宽长用前世的面积来算也有近一百来个平方,他也正好需要有个小院来堆放精盐。

“此话当真?你家这精盐有多少?”杜衡颤抖的看着高珣。这还真是为民办事。如果高家精盐够多,而高珣所许的承诺属实的话,那么海盐城外的流民就有救了。

他知道如今城外的流民正处于崩溃边缘,如果在不加以救治,他们不是落草为寇,为祸乡里;就是为了活下去,易子相食,产生伦理悲剧。

“当真。总共有盐五千五百斛”

杜衡见高珣肯定的点了点头,满脸赞许的道:“没有想到小郎君为了流民,如此就有如此的慷慨解囊,几百万钱都不放心上。更没有想到小郎君如此年纪就有……”杜衡突然停住了嘴,想起了什么。

仔仔细细的把高珣打量了一遍。带着惊喜也有点不太肯定的问道:“小郎君是文庄亭卖马救民的那个高云轩?”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